解析加工步驟
“藍藍的天上白云飄,白云下面馬兒跑”。提起內蒙古,很多人都會想到:藍藍的天空、青青的湖水、綠綠的草原、白白的羊群、雄壯的牧人、濃香的奶茶。
而對于長期浸潤在石材圈里的朋友們來說,不少人會馬上想到:蒙古黑。它是一種黑色玄武巖,主要礦物成分是隱晶質斜長石和輝石,同時,還含有少量火山玻璃和欽鐵礦。
對于如此特別的蒙古黑來說,加工步驟也是極為講究,根據不同的適用場合,雕刻時,需要考慮各種情況的發生。
確定尺寸。根據建造領域測量空間,確定尺寸,與建造區域相適應。
描繪圖紙。根據不同的建造需求,先進行圖紙描繪,包括:尺寸、造型、雕刻花樣、后期組裝等,有任何問題都可以在圖紙上修改。
雕刻。對工藝要求高,基本采用線刻和浮雕,展現更多工藝的精湛性。
安裝。講究各部分組合,先確定安裝基本事項,完成安裝后,還要清理,將上面的泥漿及雜物去除,保證在蒙古黑上不留任何縫隙與殘渣。
受喜馬拉雅山運動的影響,地區在三紀晚期就要大量的基性巖漿噴發,便陸續形成厚達500m-700m的蒙古黑玄武巖層,構成當地獨具特色的粗壯挺拔、密集排列的柱狀玄武巖景觀。
炸看,蒙古黑并無十分過人之處。但經過開采、加工后,便會呈現出獨特的質地。標準的蒙古黑,顆粒細密,磨光后的板面顏色雖是黑色,卻給人一種偏黃的視覺感受,還帶一些白點,十分耐看。
編輯:R